专家称中央厨房与预制菜界限模糊,企业需明确标识
发布时间:2025-09-19 23:08:09 共阅读:14次
最近,关于预制菜和“中央厨房”有何不同的话题引发大众热烈讨论,有专家表示:两者没有相对清晰的界定,“中央厨房”有前期的预制、半预制、全预制等步骤,企业应该做出明确标识并告知消费者。
预制菜究竟安不安全?中央厨房模式可行吗?你会选择有预制菜的餐厅吗?这是近期被大家所热议的话题。
第一财经近期通过问卷调查,收到约2000份反馈后发现,有约5成的受访者表示不接受预制菜,超过6成的受访者不接受预制菜进入餐厅。有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,普通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理解与食品专业人士有所不同,其实随着餐饮行业的发展,中央厨房的普及是大势所趋,中央厨房的菜品需要经过预处理,符合标准和安全的预制菜是有存在的合理性的。
被问及是否接受预制菜,受访者中有50.98%表示不接受,表示接受者大约37.5%,表示无所谓的有11.52%。
从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,有5成左右的受访者不接受预制菜,超过6成的受访者不接受预制菜进入餐厅,超过9成的受访者认为预制菜应该在餐厅标明,近5成的受访者不会选择有预制菜的餐厅,超过9成的受访者认为预制菜的人均价格应该在100元以下。
那么预制菜究竟是否安全?中央厨房应不应该做呢?业内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“从数据来看,很多消费者还是不太接受预制菜,其实现在很多超市也在卖预制菜,还是有不少消费者愿意购买的,这里有几个点,一是预制菜并不代表不健康,按规范和标准来生产的预制菜是干净方便的,可以解决很多上班族烹饪的问题,规范化的预制菜是有存在的合理性的,所以在超市有不少顾客愿意购买预制菜,当然如果是不规范的操作那的确有风险。第二个点是餐厅,很多消费者认为预制菜作为商品,我可以买回家自己做着吃,但我既然来餐厅了,那就要吃现做的有锅气的新鲜食物,而不是我在超市也可以买到的预制菜,这就是为什么一到餐厅,大家就不接受了。第三就是知情权,使用了预制菜就告知消费者,就像老乡鸡对预制菜和现做菜都有标注。”长期从事采购业务的张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。
预制菜究竟安不安全?中央厨房模式可行吗?你会选择有预制菜的餐厅吗?这是近期被大家所热议的话题。
第一财经近期通过问卷调查,收到约2000份反馈后发现,有约5成的受访者表示不接受预制菜,超过6成的受访者不接受预制菜进入餐厅。有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,普通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理解与食品专业人士有所不同,其实随着餐饮行业的发展,中央厨房的普及是大势所趋,中央厨房的菜品需要经过预处理,符合标准和安全的预制菜是有存在的合理性的。
被问及是否接受预制菜,受访者中有50.98%表示不接受,表示接受者大约37.5%,表示无所谓的有11.52%。
从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,有5成左右的受访者不接受预制菜,超过6成的受访者不接受预制菜进入餐厅,超过9成的受访者认为预制菜应该在餐厅标明,近5成的受访者不会选择有预制菜的餐厅,超过9成的受访者认为预制菜的人均价格应该在100元以下。
那么预制菜究竟是否安全?中央厨房应不应该做呢?业内专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“从数据来看,很多消费者还是不太接受预制菜,其实现在很多超市也在卖预制菜,还是有不少消费者愿意购买的,这里有几个点,一是预制菜并不代表不健康,按规范和标准来生产的预制菜是干净方便的,可以解决很多上班族烹饪的问题,规范化的预制菜是有存在的合理性的,所以在超市有不少顾客愿意购买预制菜,当然如果是不规范的操作那的确有风险。第二个点是餐厅,很多消费者认为预制菜作为商品,我可以买回家自己做着吃,但我既然来餐厅了,那就要吃现做的有锅气的新鲜食物,而不是我在超市也可以买到的预制菜,这就是为什么一到餐厅,大家就不接受了。第三就是知情权,使用了预制菜就告知消费者,就像老乡鸡对预制菜和现做菜都有标注。”长期从事采购业务的张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。